我的毕趣阁

字:
关灯 护眼
笔趣阁 > 天生不是做官的命 > 第四十六章

第四十六章(第2/2页)

    如果使用百v度A*PP或者U*C/Q.Q浏览器不显示内容or乱码,请关闭广告屏蔽功能or畅读模式,或者安-全模式(今日*头条须关闭安-全模式)

,整了整衣服,然后把床拆了,变成桌子和椅子,这才坐下,拿起试卷,解开红绳,小心的打开。

    林清先从头到尾看了一遍题目,题为

    《论语》一道、《中庸》一道、《大学》一道、《孟子》一道,五言八韵诗一首和经义四首,前四题大约要二百字以上,经义要写好不能低于三百字,再加上一首诗,林清点点头,看来题量不小。心里有数后,林清就拿起草稿飞快的做了起来。

    到了中午,林清揉揉酸痛的手,看着自己做完的四书题,放下笔,打算先吃些东西。

    林清从考篮里拿出些干粮,又从角落里倒了点水,开始喝些水吃干粮。

    林清边吃边考虑那首诗,提起作诗,林清觉得作诗真是个技术活,但却算不得难活。

    以前林清在看唐宋诗词时,无限佩服人家的才华,佩服人家张口就来一首,而等到他到了这个世界后,才发现这作诗,和他想象的好像有点不一样。

    作诗,更确切的应该说是填诗,作诗是有一套平仄规矩的,不但如此,还有韵脚等一些规矩。谁对谁,某些时候是有一定规矩的。

    所以只要学会作诗的一套规矩,想做几首诗,还真不是难事,难怪有句话是“熟读唐诗三百首,不会作诗也会吟”。

    当然这只是会作诗,离做好诗还差的远了,要想做好诗,不仅要熟悉作诗的规矩,还要掌握大量的典故,更要会把这些典故巧妙的填在诗中,这样才能使诗读起来更有韵味,更有意境。

    要想做一首好诗,不仅要搜集大量典故,精雕细琢,还要不断修改,要是能灵光一闪,来点灵感,那绝对是再好不过。所以说要想做一首好诗,绝对是费时费力的。

    而林清也是这时才知道,其实大多数的好诗,并不是现场做的,而是预先准备好的。

    例如科考的诗,九成九都是提前准备好的。

    林清上一世的教习曾说过,乡试之前如果没备诗百首,策论千篇,那这乡试,就没必要去考了,因为考也考不过。

    别人都是提前准备好的精雕细琢的诗,你的却是现做的,还是在科考的考场这种环境下现做,谁好谁坏,简直不用比都知道。

    当然要是有李杜那样的诗才除外!

    可放眼天下,有这种才华的,一百年都未必出几个。

    所以林清在此次乡试前,还是老老实实的把每类每方面的诗都做了一边,又修修改改,才挑出了一百首诗。

    等看到五言诗的题目时,林清恨不得对天大笑,哈哈,这个题目的诗他备了五首。然后,然后,林清悲催的陷入了选择困难症中。

    林清:………

    这五首都是他非常非常用心作的,他到底要挑哪首?

    哪首都很好啊!

    林清一边吃些干粮一边纠结,最后,他终于在吃完干粮时,做出了决定。

    抓阄!

    通过抓阄,林清迅速确定了一首诗,然后把这首诗写在了草纸上。

    对于作诗,林清从来没有想过抄第一世的那些诗词,倒不是他有多高的道德修养,而是凡事他们中学课本上的诗,那真不是考科举的人能用的。

    用了,不但可能科举不中,分分钟进大牢都有可能。

    林清曾把中学课本上的诗总结了一下,发现大体可分为几类。一造反诗,以毛爷爷为代表的那几首;二批判现实黑暗的,这个太多,数不清;三百姓疾苦的,杜先生一向忧国忧民;四春花秋月,这个也不少;五亡国之恨。

    可是,这些适于科考吗?

    试想有哪个考官,敢录取一个想造反的,或者天天讽刺朝政的,更不要说在太平盛世天天唱亡国之恨的,这不是诅咒吗?

    所以林清还是愉快的把那些诗都还给了语文老师,一头奔向了自己作诗的康庄大道。

    咱的诗虽然不一定好,但胜在安全无危害啊!

    喜欢天生不是做官的命请大家收藏:(www.tyue.me)天生不是做官的命新婷阅小说更新速度最快。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内容有问题?点击>>>邮件反馈
热门推荐
修罗武神 万相之王 十方武圣 火热的年代 大奉打更人 轮回乐园